党员故事丨车兆先:建设我国第一个原子能联合企业-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的文化详情

当前位置: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的文化 > 

时间: 2021年04月22日 来源: 作者:

车兆先,1918年出生,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至1963年,历任兰州工程局二公司党委书记,建工部直属二公司党委书记、西北矿山机械厂副厂长兼建筑安装公司经理、国营一〇二建筑工程公司党委书记。1964年,车兆先调回兰州建工局工作,后任甘肃省建委给排水设计院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1983年6月离休,2017年7月在兰州辞世。

七七事变后,车兆先毅然投笔从戎并从此走上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解放战争中,他是一名英勇顽强、身先士卒的指挥员,在歼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西北重镇兰州等战役中,不怕牺牲,冲锋在前。

新中国成立后,车兆先所在的部队集体转业,成为兰州城市发展、工业化建设的一支新军。1958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战略部署,正在兰州承建“一五”重点工程的建工部兰州工程局接到上级指示,选调了一部分施工队伍转战新的地域,承担我国核工业第一批重要生产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之所以说是“选调”,是因为只有通过严格组织“政审”,才能成为这支队伍的一员。按照核工业建设项目的地域和建设计划要求,从兰州工程局选调、组织起来的这支队伍,一部分留在了兰州,一部分西进青海,一部分则挺进大漠。第一支核工业建筑安装企业,就这样在我国西部开发建设和核工业创建时期组建起来了。

其中,由车兆先率领的兰州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三千多名职工挥师北上,去了条件最为艰苦的戈壁滩。“不管什么困难,在工作上、政治上是光荣的嘛,所以我就毅然决然的去了。”车兆先回忆道。

1958年10月,车兆先带领直属公司的大队人马乘火车到达低窝铺。因为这里荒无人烟,火车只在这里停靠加水,没有旅客上下,守站人没地方住,为避风沙,在低凹处挖地窝子栖身,所以才叫低窝铺,是“狼都不去的地方”。下了火车后步行十多里,他们到了施工现场。在缈无人烟的大漠戈壁,他们揭开了西北原子能联合企业施工会战的序幕。

刚到戈壁滩时,大家都住在帐篷里,为了防风沙,人们都蒙着头睡觉。早晨起来,被面上常常是一层沙土。如果遇到特别大的风就会把帐篷掀掉。戈壁滩上水贵如油,早上洗了脸的水不能倒,晚上再洗脚,一盆水得早晚两用。在车兆先的回忆中,这些还不算什么困难,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场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短缺,则给这支深处戈壁的建设大军以艰难的考验。

粮食供给不足时,红薯叶、洋芋都成了主食,最困难时,人们曾采来骆驼草籽充饥。当时,已是西北矿山机械厂副厂长兼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经理的车兆先,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从省里跑到了北京,向二机部领导进行汇报,请求支援。在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筹措粮食成了他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建工部直属二公司到西北矿山机械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再到国营一○二建筑工程公司,伴随着单位称谓的几经变化,原来的建工部直属二公司发展成为一支国防工业战线上的核工业建筑施工企业。在经历了戈壁滩恶劣自然环境和三年自然灾害的考验后,这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队伍,在人迹罕至的大漠中,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原子能联合企业。

多年以后,他们为之建设、曾被列为国家核心机密的核工程,才慢慢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人们才知道这些深居大漠戈壁的工厂,在共和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中发挥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1964年,车兆先离开一○二公司,回到了兰州工程局。谈起当年奋战戈壁滩的历程,老人感慨万千。那是核工业建设最为艰难的岁月,除去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技术等条件的落后,也受到了极左路线和政治斗争的干扰。即便是这样,在那一代核建人的努力下,一个规模庞大的核工业生产设施在大漠深处仍傲然矗立起来。

车兆先离休前,多次谢绝要其到北京安家、离休的安排,面对组织上给予的副部级医疗待遇,他从不居功自傲,长年居住在兰州张家园社区一个普通的院落。作为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生活俭朴、淡泊明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回首中国核工业六十多年所走过的道路,正是因为有着一大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核工业人,用他们的青春、热血、智慧和汗水,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才奠定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

今天,当年那些挺进戈壁、勇往直前的第一代核工业建设者,有的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们用生命和汗水写就的诗篇,将永载核工业发展史册,他们身上那种可歌可泣的精神,将激励着新一代核建人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发奋图强,继续前进!

网站地图